2月19日是元宵節。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這天有鬧花燈、觀燈的習俗,比如在濟南趵突泉公園,每年正月十五就舉辦元宵燈展。此外,不少地方這天還有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06年5月,江蘇省南京市申報的秦淮燈會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多地合并申報的燈會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時至今日,照明科技日新月異,最近幾年,景觀照明市場的快速發展,讓燈光為很多城市的夜晚景觀成為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而元宵燈會也由民俗活動發展為一年一度的視覺盛宴。來看看今年的燈會掠影。
北京舉辦“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元宵節燈會, 19處重點活動將燈會活動與文藝演出相結合、古老傳統技藝與新時代主題相結合,傳統燈會與現代燈光秀相結合,北京特色與國際元素相結合,將共同為市民鬧元宵提供豐富的選擇。
今年,故宮舉辦的“紫禁城里過大年”的活動引起了社會關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特展中首次復原了“天燈”、“萬壽燈”。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節儉的皇帝取消以來,它們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將近200年。相關文物也早已分散各處,漸漸不為人所知。今天,通過研究人員的努力,不但在文獻中查出來天燈、萬壽燈的使用方式、歷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詳細尺寸;更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小樣,以及燈桿原件;并成功將它們復原出來,重新樹立在乾清宮的臺基上下,讓康乾盛世的過年景象又重新出現在今天。
而正月十五這一天,故宮博物院又將在94年來,首次在元宵節舉辦燈會,燈會通過燈光照明及燈光布景,點亮紫禁城的午門—雁翅樓、太和門、東南角樓、東華門、東北角樓、神武門等處。行走其中,只可見光卻見不到燈,藝術氛圍濃厚。
比鄰故宮的景山公園內,元宵節也將掛滿燈彩。同樣帶有皇家色彩的燈會,還有開設在圓明園遺址公園內的“最是故園情濃濃家鄉愁——圓明園皇家燈會”。燈會將以五大板塊近20組燈彩展示三大主題。另外,大觀園內也將復原紅樓元宵盛景。
多家大型公園和游樂園內也傾心打造了燈會,今年元宵夜的一大亮點是燈光秀活動。永定門城樓在元宵節夜晚,將被燈光披上彩裝。充滿科技動感的中關村地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商圈也推出燈光秀。
古都西安與南京,首次攜手聯合打造燈會,將最能代表西安、南京的元素融入燈組制作,加入現代光電AR科技,展現兩座城市獨特的歷史底蘊。同時,還將融入非遺手工,非遺表演,特色美食等,這些內容在兩座城市均可見到。在最有名的兩座古都,賞璀璨燈會、鬧元宵,重返古代,“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上元節傳統熱鬧感。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它見證了漢時期元宵節的開啟,也見證了唐朝上元節“放夜”熱鬧非凡的盛況。古都燈會走一遭,有種一夜穿越千年的獨特體驗。西安城墻燈會是最傳統、最具古韻的城墻燈會,每年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觀賞。除了欣賞流光溢彩、形色不一的燈組,站在城墻觀看西安夜景,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大唐芙蓉園燈會是最具代表的游園燈會,古典皇家園林,燈光水光相映成趣,來到這里宛如穿越回大唐宮闈里的上元夜。此外,還有大明宮·光影嘉年華、華清宮唐宮燈會、西安世園新春民俗文化燈會等內容,值得前去一看。
今年西安的燈會人氣格外高,西安大唐芙蓉園新春燈會、城墻燈會等都將持續至3月10日,卡通動物、古典式燈籠以及各式中國元素花燈流光溢彩,燈光和建筑交融之下,古城西安別有一番風情。花燈搭配西安小吃,簡直是眼睛、嘴巴一起過把癮。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帶著秦淮婉約的古韻,這里的秦淮燈會歷史悠久,持續時間長,被稱為“天下第一燈會”,美名遠揚。“秦淮燈彩甲天下”,也是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秦淮燈會共設置十里秦淮河風光帶展區、東干長巷展區、明城墻風光帶展區、夫子廟核心景區展區、白鷺洲公園水上燈會、門東展區、大報恩寺遺址展區、秦淮源頭溧水展區等八個燈展展區,點線面串聯,設置一些公共氛圍區。
在安徽黃山徽州巖寺古鎮舉辦的2019“盛世中國 開放徽州”元宵燈會別有風味,以民間傳統工匠創意為主,運用現代光電色彩效果,展示徽州風情。這些花燈沿著老街和豐樂河點亮,河中漂著各式花燈,是徽州獨有的風情。一邊賞花燈,一邊品嘗黃山烏糍、毛豆腐等美味,整個夜晚都別有風情。
元宵節臨近,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九曲黃河燈陣”也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據說,“九曲黃河燈陣”是甘肅、山西、陜西等地流傳了千百年的歷史文化遺產,起源于殷商時期,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古城村每年元宵節期間都會舉辦觀燈、游陣、祈福活動。今年,占地百余畝的“九曲黃河燈陣”新址對外開放,陣內設有365盞明燈,寓意一年365天平安順遂,還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燈陣”。
而貴州省黔東南、廣西賀州的風俗更是有趣——用“炸龍”來迎接元宵節。“炸龍”是一種原始的肢體舞蹈,一條條舞動的長龍,一串串炸開的鞭炮,如潮水般涌動的人流,令人難忘。元宵節之夜,人們舞動著幾十條彩龍,并用鞭炮、焰火等追逐彩龍“炸龍”,火花紛飛,驚心動魄。
自貢地區早在唐宋年間就有了新年賞燈的習俗,明清時期更進一步發展為各種會節。1964年,自貢市人民政府組織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屆燈會,從此,燈會規模便由小變大,工藝由粗至精,燈具由個體發展為群體,由不動發展為聯動,布展由平面發展為立體。2002年,自貢燈會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全國兩大民俗活動之一,列于40個民俗活動精品榜首,自貢市也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彩燈)”。2018年以來,自貢市燈貿管理委員會、自貢商務局圍繞“五個自貢”建設,不斷開拓創新,提出了打造自貢彩燈文化出口基地的工作目標,扶持自貢彩燈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提高自貢彩燈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做大做強自貢彩燈產業。
據中新社東京報道,日本東京駒澤公園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中日民眾聚集在此,緣為前來觀賞一場古色古香的中華春節燈會。“四海同春·歡樂春節”東京春節燈會如約而至。據主辦方介紹,這是在東京首次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春節燈會。憨態可掬的熊貓、可愛的玉兔、惟妙惟肖的古代人物形象,各式各樣的彩燈造型遍布會場。除了這些大型彩燈,會場入口處還整齊懸掛著數百個由中日兩國小朋友自己繪制的燈籠,威武的巨龍、美麗的櫻花、力道十足的“福”字,飽含了小朋友們對春節的祝福及新年的祈愿。
矗立于維港海濱在顯著位置舉辦“雀屏春瑞耀香江”春節專題彩燈展。此外毗鄰維港的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展出了采用傳統扎作技藝制作的宮燈和走馬燈。
照明技術的革新為傳統年俗增加了新的元素,也為中華民族的瑰麗文化和盛世夢想在海內外的弘揚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