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危機四伏
1、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337條款調查
337條款是美國針對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做法進行調查的立法。因最初規定于《1930年關稅法》(thetariffandtradeact)的第337條而得名。其涉及有關知識產權的不正當貿易,指在美國進口或進口后銷售屬于侵犯了美國法律保護的版權、專利權、商標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和設計方案權的產品的行為。被調查產品所使用的技術只要未在美國獲得知識產權,即使在出口國具有知識產權,也侵犯了美國的相關知識產權,而且應訴費幾乎沒有低于百萬美元。即使判定被訴方不存在侵權或不公平貿易行為,也不會要求原告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制裁措施包括:有限排斥令(limited exclusion order)、普遍排斥令(general exclusion order)、臨時性排斥令(temporary exclusion order)、禁令(cease and desistorders)、查封和沒收令等。制裁措施只認產品不認人,例如簽發的普遍排斥令可以禁止任何侵權產品的進口。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退休教授Gertrude Neumark Rothschild基于認為其持有的5252499號美國專利被侵權,在2008年2月20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申請“短波發光二極管、激光二極管以及含有上述產品”的337條款調查,向全球三十多家使用類似產品的企業提出了訴訟,涉案中國企業名單包括廣州和深圳的四家公司;其中兩家公司積極應訴,于2008年8月與權利人達成和解,并取得了2項專利的授權,避免了普遍排除令和芯片出口受限的問題。如果中方企業不應訴或者應訴失敗,則中國所有企業的同類產品,均不得進入美國市場。
如果不想被337條款盯上,必須注意兩點:避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應該首先進行專利檢索,確定是否有可能涉及該產品的美國專利,或涉及該產品的制造方法的美國方法專利。如果存在侵權的可能,可以通過更換非專利方法來避開侵權。也可以從專利權所有人那里取得使用許可,或者與美國進口商取得協議,由進口商對侵權行為承擔責任。并且,對于出口美國市場的重要產品,盡可能獲得美國專利權;甚至可以考慮具有美國國內產業,例如對“美國國內產業”的證明包括:已對建廠和設備作了重要投資;投入重要資本或勞務;在知識產權產品開發、設計、研究、取得許可等方面作了重要投資。
2、德國展覽的專利搜查
德國是歐洲經濟的引領者,素有舉辦各種商品貿易展會的傳統,國際上具有主導地位的展覽會超過50%都在德國舉辦。例如,漢諾威國際辦公室自動化、信息及通訊技術博覽會(CeBIT)、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IFA)等。德國展會是許多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德國,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付參展商:海關扣押進口產品、海關扣押展會上的展品、民事禁令、刑事搜查拘禁,尤以后者為最有力武器。一般而言,知識產權案件屬于民事范疇,在發展初期罕見采取刑事措施;然而,隨著中國制造業不斷強盛和入侵,美歐已逐漸形成知識產權模式的地方保護主義,因此大有知識產權案件刑事化的趨勢。并且,對于德國法律而言,刑事搜查令較臨時禁令更易獲得,因此展會的刑事搜查案件屢見不鮮。
例如2008年IFA展,德國海關以“可能侵犯專利權”為由,突襲了中國館的二十多家企業,沒收了大量電視機、MP3和手機等展品,涉及企業包括TCL、海爾和海信;同時,德國當天電視上就出現了中國制造商無視知識產權的負面報道。又如CeBIT展,2008年相關搜查涉及51家公司,其中39家來自中國(含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2009年,涉及中國大陸企業24家,還有15家來自我國港臺地區。CeBIT上主要有四家公司大規模地通過申請查抄保護自己專利權,包括意大利的專利管理公司Sisvel、飛利浦、索尼愛立信和瑞士軍刀,分別針對MP3、DVD、手機、U盤侵權行為。這些專利案件看似冰山一角,但潛藏的卻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略較量、企業與企業之間對市場份額的利益爭奪。
上述案例中,專利權所有人的策略可歸納為:先打倒再談判。由于采取的是到展會現場直接查抄產品的方式,參展企業沒有絲毫的談判余地,也無法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搜查行動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參展企業的大量資料和展品被沒收,無法向歐洲客戶進行產品展示推廣,參展效果很差,間接結果是嚴重打擊了參展企業的品牌形象。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一個LED顯示屏,如果其中采用的某一顆LED芯片侵犯了某一專利擁有者在某國的專利權,則該LED顯示屏可能會在該國的展會上被查封,并且無法出口到該國,導致喪失該國市場
相關閱讀